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16日电 眼下正是生姜收获季,在河南新野县樊集乡刘庄村、后河村、陈河村等地,姜农们正忙碌着进行拔姜、分拣、装箱。
樊集乡位于新野县北部,白河环绕,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有着发展蔬菜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该乡在钢葱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瞄准适宜本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姜等种植品种,并采用大户规模种植与农户分散种植相结合、乡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全程跟踪服务指导的模式,实现生姜产业价值与利益的最大化,最终促使生姜种植成为樊集乡继钢葱之后的又一富民增收的农产品,并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种植模式。

图为生姜丰收。 张涛 摄
规模化生姜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到后期采收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直接带动了当地村民乃至周边村民的就近就业,尤其是乡里年纪较大的群众,大都在家门口实现了务工,一天七八个小时就能挣六七十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孩子。
如今的生姜种植,已经成为樊集乡党委政府大力扶持的又一特色农业产业,不仅产量高,随着今年市场行情变化、销路的畅通,姜块大肉厚、色泽鲜黄、味辣皮薄的生姜还吸引了来自山西、山东、四川等地的客商,根据生姜的品质分级进行收购,再远销全国各地。

图为色泽鲜黄的生姜。 张涛 摄
下一步,樊集乡将继续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钢葱、生姜种植,通过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打造高效农产品优质品牌,实现技术服务指导和产销有效对接,推动特色农产品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让特色种植成为致富一方农民、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抓手。(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