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3日电 一部村史,几许乡愁。今年10月,拥有600年村史的河南项城范集镇杨庄行政村建起了自己的村史馆。

图为村民参观村史馆。张志新 摄
11月1日,杨庄行政村村史馆迎来不少村民参观。馆内面积不大,却存放着许多压箱底的“宝贝”,木耧、耕犁、八仙桌、太师椅……每一样老物件都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无限回忆,仿佛让人看到了杨庄行政村人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
杨庄行政村虽小,却拥有600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杨庄村原名张庄,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杨姓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后因张姓败落,改村名为杨庄。桥口村,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王姓从山东新城迁此,更名为王刘庄。明朝嘉靖十八年(1539年)娄庄肃公在此修建娄堤桥。由于该村位于娄堤桥口,更名为桥口。

图为杨庄行政村村史馆收藏的物品。张志新 摄
据介绍,该村史馆融入乡村振兴等元素,除了200多件收藏的老物件外,还设置了村史介绍、村规民约等板块,内容十分丰富。
“农业机械化让犁、耧、锄等老生产工具没了用处,只能散落在农家院子里,被风刮雨淋太阳晒。”杨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杨常青表示,打造村史馆的初衷,是为了给这些老物件找个好去处。为此,他积极组织发动村“两委”干部主动深入群众,倾听村庄故事,收集村庄老物件,对征集来的老物件认真分类、详细登记、贴上标签、载明来源,为村史馆的建立积累了丰厚素材。
杨常青认为,杨庄行政村村史馆的建立,为建设和谐美丽乡村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下一步,杨庄行政村将注重从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群体中培育一批讲解员,免费为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讲解村情村史,共享村史馆建设成果,打造村民共有精神家园。(张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