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7日电 (刘鹏 张雯博)连日来,在河南省范县杨集乡八里庄村黄河鹭洲家庭农场里,机声隆隆,很多人站在田间地头对着水田里正在忙碌作业的“新鲜事物”高速抛秧机进行拍照、录像,只见机器所过之处,一株株秧苗如“毽子”般,从机器中弹射出来,均匀地抛落在泥浆里,一大块水田秧苗移栽很快完成了作业。

“我种植了800多亩水稻田,曾经一到农忙秧苗移栽时,总担心人手不够,现在有了高速抛秧机,秧苗移栽仿佛按下‘加速键’,每天可移栽秧苗达80亩以上,是普通插秧机工作效率的2倍。”黄河鹭洲家庭农场负责人谷华君笑着说到。
据介绍,高速抛秧机抛幅宽度可达4米,抛秧行数可达13行,还可根据不同水稻品种,调节抛秧株距、行距,达到合理密植。

“在豫北地区,种植户使用高速抛秧机大面积水稻秧苗移栽尚属首次,机械化抛秧水稻秧苗不仅没有返苗期,还能提高分蘖率,促进苗齐、苗壮。范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朱保存介绍到。

据了解,该县农业农村局在关注到省外有使用机械抛秧新技术后,积极搜集相关资料与相关部门技术人员进行深入沟通,邀请种植大户前往安徽省芜湖市实地考察,根据多方反馈,确认在范县使用高速抛秧机水稻秧苗移栽大有“未来”,高速抛秧机被引进后,也引起该县周边很多水稻种植户兴趣,纷纷前来观摩作业。

在范县不仅有新引进的高速抛秧机械活跃在田间,还有凌花店村的育秧基地,今年又育秧了800个品系水稻秧苗,其中不乏很多新品系和新的培育方法的实验;东吴桥村共享种植稻田,实施全天候水稻种植监测,共享种植面积也从去年的80余亩扩展到今年200余亩,并吸引了濮阳市台商协会会员与该村签定10年土地租赁合同,用来种植优质水稻,东吴桥村也逐渐从一亩农家体验田,通过创新共享方式,打造为周边市县“稻花乡里”共享种植品牌。
据了解,下一步,范县将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中,农机、农艺的深度结合,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群众对机械化生产意识和技术水平,夯实种质资源根基,打造硬核农业“芯片”,做好田间管理,为全县18万亩水稻丰产、增收做好服务和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