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青莎 通讯员 张振锋 曹倩
5月21日小满这一天,鹿邑县人民法院谷阳人民法庭庭长赵泉舟从口袋里取出党徽,郑重地戴在胸前,到大何社区参加“党员进社区行动践初心”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从事基层法庭工作多年,他是全院办案标兵,而以鹿邑县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参加社区活动,这还是第一次。
鹿邑县人民法院认真落实“支部建在庭上”工作要求,谷阳、城郊、观堂、宋河、试量、辛集等6个派出人民法庭联合成立了人民法庭党支部。在2022年9月党支部换届选举中,赵泉舟当选党支部书记,3个年轻党员当选支委。
“人民法庭党支部的成立,就好像让6个兄弟坐到一个班里,共过组织生活、共享党建资源、共展党员风采,集中开展研讨学习,提升业务能力。”鹿邑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述涛说,6个人民法庭都展现了新风采新面貌,为辖区社会治理贡献司法力量,为法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红色动能”。

用心用情办好案快办案
“请双方当事人核对笔录无误后签字。”一场三地连线的网上庭审,在城郊法庭庭长宋一鸣主持下结束。
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顾某以分期付款形式网购了一辆电动车,后因未按期付款,被安徽省某网络科技公司起诉到鹿邑县法院。由于双方当事人均处外地,为方便诉讼,就采用了网上庭审的方式。由于争议不大,该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在15天内就审结了。
网上庭审、电子送达等信息化办案方式在人民法庭已经成为常态,当事人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即可体验立案、庭审、查询等全流程诉讼服务。
同时,试量、城郊两个法庭探索“审、执一体化”,引导当事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对于不能当庭履行的案件,释明法律后果。案件生效后,及时提醒当事人,并试行执行文书送达前置,从源头减少执行案件数量。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案件,及时跟进、办理,对买卖合同等涉营商环境案件,被告未履行义务的,还依职权移送执行,缩短案件周期,尽快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不久前,城郊法庭对拖欠农机公司10万元的被执行人移送执行,一周内,农机公司就收到了货款。
快立、快审、快结、快执的办案模式在法庭干警中已经成为共识,今年前4个月,6个人民法庭审结案件807件,服判息诉率91.95%,案均审理天数25天。

用小案例讲明大道理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光辉;一桩案,能彰显法治道理。”
法官助理掌握了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素材,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做好法治宣传,撰写的《去世后,生前借出的钱会一笔勾销吗》《农村自建房能“外卖”吗》《割的“双眼皮”很闹心!》等一批案例被新闻媒体采用。6个人民法庭同时还就高价彩礼、保护军人军属、保护妇女、保护消费者等专题发布典型案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规范社会公众行为,收到较好效果。
巡回审判也是一种有效的、接地气的普法方式,既“坐堂问案”又“送法上门”,让人民群众通过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零距离”感受法律。
针对县城小区物业纠纷明显增多,谷阳法庭把审理物业纠纷的现场搬进小区,通过公开开庭审理案件,以案释法,化解双方矛盾。庭审后,法官就双方争议焦点继续与物业公司沟通,就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等方面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促进纠纷实质解决,一案带动多案化解。
针对农村地区多发易发的债务、土地等矛盾纠纷,观堂法庭在进行巡回审判的同时,编写了《民间借贷法律手册》《土地纠纷法律手册》等普法手册,向辖区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法庭还向辖区党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议,进一步规范土地执法行为,从根源上预防矛盾纠纷。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土地纠纷在农村很常见,又不好处理,我们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请教一下如何处理这类纠纷。”近日,试量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丁德芳、杨自德到试量法庭,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法庭负责人侯俊涛向他们介绍了有关法律规定,以及法庭办理此类案件的证据要求、办案技巧。
人民调解员是推动诉源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法庭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指导、培训,发挥调解员熟悉人、明事理、通情理的优势,共同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为更好服务群众,及时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法庭还开展了“法官进网格”活动,与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出台意见,整合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在乡镇“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平安法治星”与法庭工作有联接点。6个法庭以此为切入点,推广创建“无讼村居”,对社会治理较好的村居,挂牌“无讼村居”,推动“枫桥式人民法庭”与“五星支部”融合发展。目前,全县第一个“无讼村居”已在郑家集乡郑集居委会挂牌。
“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全力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推动党建和法庭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法庭队伍素质、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张述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