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鹏)“八百里伏牛山,四十五里虎狼爬”。虎狼爬岭曾经是横跨河南省宝丰县、汝州市数十公里的一道荒岭,如今,这片草多石头多、荒芜贫瘠的土地,在当地统战力量的助力下,已是梨树上“摘金”、林子下“扒银”的“宝地”,乡亲们靠一片果园实现了增收致富。

金秋时节,走进宝丰县商酒务镇韩庄村虎狼爬岭的3000亩梨园,硕大的果实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满园果香。提起这片梨园,不得不提党外代表人士、返乡创业新农人赵金亮,也不得不提民盟平顶山市委会。
2014年,了解到虎狼爬岭虽土地贫瘠但富含硒元素,且地下水丰富,昼夜温差大,是果树种植的天然宝地,赵金亮决定放弃外地的生意返乡创业。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技术、没有品牌、没有渠道。”赵金亮说,徒有资金也难成事,正在这时,对口联系宝丰县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民盟平顶山市委会送来了“及时雨”。
其间,平顶山市林业局正高级工程师、盟员刘银萍与赵金亮一起考察调研论证,决定引种试验林果优良品种秋月梨,并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培训。民盟平顶山市委会也组织多位盟员到虎狼爬岭调研,并针对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多方奔走、牵线搭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有了优质品种,有了盟员专家的指导,赵金亮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林果经济的路子顺了很多。但回忆起当初创业的艰辛,他仍是感慨万千:“刚开始的时候,岭上条件非常艰苦,白天带着大伙种树,晚上就睡在面包车上,身上被虫咬得净是疙瘩。最让人为难的是不懂技术!”
为了变“门外汉”为“行家里手”,赵金亮一边种树一边“啃”书本,并在民盟平顶山市委会的牵线下与省内多所农业、林业院校合作,在虎狼爬岭建立实践基地,迄今为止,共培养近50名专业技术人员。墒情、虫情自动测报,自动化施肥,机器人除草,智能化分拣生产车间……梨园已基本实现数字化管理。
为带动农户积极种植秋月梨,赵金亮先后免费向农户提供两万余棵树苗并进行技术指导。韩庄村村民赵国政说,他2017年开始种植秋月梨,这两年已实现收益,15亩果园一年收入可达到10万余元人民币,“刚开始心里没谱,现在我觉得跟对了。”
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种苗,统一检测,统一储藏,统一管理”的“六统一”管理模式。赵国政说,他只管种好树,“其他方面遇到问题,就找合作社”。
“市、县统战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大力支持,帮助解决难题,铺设了道路、修建了大型冷库,我们对果园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赵金亮介绍,目前韩庄村秋月梨种植农户达326户,种植面积3000余亩,年销售收入2400多万元,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同时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参与种植,解决了千余人的就业。
在单一种梨的基础上,赵金亮还探索在林下种植富硒薯、食用菌,不仅实现了树上“摘金”,还实现了林下“扒银”,衍生出银粉条、秋梨膏等10种产品,越来越多的农户受益。
此外,赵金亮还举办采摘节,引入休闲旅游等,他将此称作“梨+”发展模式,“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