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13日电 (杨大勇 樊晓娟 陈金中)进入7月,河南省嵩县德亭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内,数百盆灵芝盆景盆盆鲜活盎然生长;哈密瓜种植大棚内藤蔓婆娑,绿叶成瀑,瓜果满挂。
“灵芝盆景培植,要人工干预;哈密瓜种植需严格模拟新疆异域昼夜温差悬殊的生长环境,白天大棚温度必须达到七十五摄氏度,否则成果甜度不足。”嵩县德亭镇野胡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灵水蹲在大棚内,测温、洒水、松土、除草,做繁琐的技术处理和数字记录。
作为““嵩县乡土人才”、种植能手”的石灵水,2020年,在嵩县县委统战部帮助支持下,回乡投资创办嵩县德亭镇野胡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从事食用菌产业发展,带动6个乡镇推广种植灵芝、赤松茸、羊肚菌1200余亩,带动100多户群众致富,产品远销省内外,年创产值达2000多万元,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农人”。
为引导像石灵水这样“有技术、懂经营”的人返乡创业,圆梦家乡。近年来,嵩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搭建营商环境新高地,厚植乡土人才发展沃土,优机制、强阵地,筑新巢、唤金凤,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同频共振促发展,使一大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人才破土飘香,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发展。
嵩县是农业大县,县委统战部、工商联在“万企兴万村”活动中,围绕“林药烟牧菌桑蚕”等特色农业,通过牵线搭桥,村企结对,引导民营企业融入乡村振兴之中,上项目、兴产业,聘请民营企业家担任结对帮扶“荣誉村长”,全县316个行政村了实现了村企结对、名誉村长聘任全覆盖。
结对企业共为乡村产业发展累计投入2.4亿元,解决村就业人员3000余名,带动全县8000余名群众参与发展致富产业。同时,通过“招募帮村人、鼓励回村人、培训守村人”活动,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发挥自身优势返乡创业,把先进的经验、技术带回家乡,以贤招商、以商招贤,引进落户符合家乡发展需求的好项目、好企业,并在资金扶持、人才引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七项扶持政策,筑巢引凤,促进乡贤人才返乡创业发展,实现“乡贤链+产业链”的互动互促。
以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为出发点,全力打造嵩县人才品牌,推进“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先后成立乡村联谊组织345个,分区域、分类别、分领域建立动态乡贤人才信息库,畅通乡贤返乡创业新路径,积极引导返乡青年投身产业发展。
目前,全县1055名乡贤“归巢筑梦”,领办各类实体2042个,签约落地项目160个,培育出各类青年创业园、示范项目平台载体92个,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等各类实体3780个,先后包装推介优势项目524个,巩固提升存量项目219个,签约落地重点项目309个,完成投资24.12亿元,成功创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中药材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万亩皂角”、“万亩柴胡”和牛羊养殖等10余个特色产业集群,示范带动12.9万名群众增收致富。先后涌现出“皂刺专家”郭绍波、“手绘书记”冯亚珂、“桑蚕丽人”楚小莉、”辣妹子“孙晓园、“最美牧羊女”陈静晓等一大批优秀乡贤人才和民营企业家。
“‘嵩州乡土专家’荣誉很高,是认可、更是责任,我将深耕主业、做强实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嵩县返乡创业青年、河南嵩黄九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震宇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