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岩 通讯员 王有三 文图
本报讯 初夏时节,武陟县西陶镇西滑封村内,投资6000多万元的空中花园式第四代村民住房楼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中。正在小游园游玩的村民们说,这是村里给老百姓办的又一件大好事。
享有全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盛誉的西滑封村,是豫北平原一个小村,全村330户1400余人,村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110名党员。
上世纪50年代末,西滑封村在党支部书记王在富带领下,从小作坊起做酱菜孵小鸡,先后建起了造纸厂、酿酒厂、电缆厂和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农业战线一面旗帜,跨入首批小康村,成为河南省首批红色亿元村。进入新世纪,面对社会盛行的企业改制风,西滑封村集体经济发展曾一度陷入彷徨。
近年来,在村党委引导下,在坚持集体经济共同致富的前提下,经过反复讨论开始试行企业改制,对规模小效益差的企业进行租赁经营或出让,甩包袱,轻装上阵;对经营理念落后,吃大锅饭思想严重的企业,经资产评估后,实行对经营层或对外招投标的方式出让51%股份,然后授权大股东以租赁经营的方式经营,村集体拿固定回报,确保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了村民受益。
西滑封村在做好老企业改制的同时,坚持积极走出去战略,依托龙头企业斯美特公司,分别建立了陕西岐山、湖南郴州、河南周口、吉林长春分公司,还参股投资了基础能源建设,和中油气集团合资成立了中能天然气有限公司、沁济天然气有限公司、天虹辐照中心、青海青科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等。
在西滑封村,村民住房有补贴,老年人有养老金,老年夫妻最高每年能领到5万元养老金,学生考上大学有补贴、村民上班有补贴,还设有大病补助金等,实行“上班挣工资+土地补+劳力股+现金股+创业补+十星文明户补”的多重增收模式,年终村民福利实行收支两条线,村民该得的得,该出的出,村里该补的补,有效将各要素融入到共同富裕和乡村治理建设中。
“今年是我们村的投资发展年,投资5000万元完成斯美特设备智能升级改造,投资8000万元完成热电厂135吨锅炉技改升级,投资7000万元新上三丰纸业4880型纸机,为乡村振兴打下产业基础。”西滑封村党委书记王有利说,在大上项目的同时,集中精力清理整治低效企业用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参股投资的办法给引资企业注资投资,想法增加村集体收入,共建合作双赢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