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荣华 图片由本人提供
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22日电(王宇)“杜甫是唐诗中的大雁塔,在人类诗歌史的地位上,足与荷马、但丁并驾齐驱……”
在“让世界聆听杜甫——第八届国际杜甫诗歌周”开幕之际,我国资深传媒文化人、云南省诗词学会理事、诗人胡荣华表示,杜甫是他最敬佩的古人之一。
胡荣华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曾长期从事新闻媒体工作,担任过多家报纸杂志社的主要负责人。他擅长写古体诗,对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经历深有感触,并一直作为研究的对象。
胡荣华认为,能以诗证史、咏史、成史,见证一个伟大王朝盛极而衰,记录一个治乱时代人间万象,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杜甫似乎是迄今唯一的存在。以此观之,杜甫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可与司马迁、曹雪芹三足鼎立;杜甫在人类诗歌史的地位,足与荷马、但丁并驾齐驱。
杜甫共留存下来了1457首诗歌和32篇文章,在胡荣华眼中,这些“人生日记”就如同今日的新闻特写,“其毕生吟哦皆亲历之事,其呕沥之功罕有其匹,时代风云吞天吐地,家国情结沉郁顿挫,悲悯情怀感人肺腑,个人之喜怒哀乐皆含其内,时代之治乱更替尽在其中。”
对于杜甫对现代诗歌的影响,胡荣华认为,杜甫为古典汉诗建筑巨匠,其诗艺聚风雅之大成,成格律之标杆。古风如《北征》《兵车行》,纪实如《三吏》《三别》,七律如《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其诗类如金木水火土,铸就了唐诗彝鼎,筑成了大雁浮图。
在表达对杜甫崇敬之情的同时,胡荣华也恭祝本次诗歌周能圆满成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