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娄晓琪:杜甫成世界文化领域广泛传播的一个中国品牌

  • 2022年04月22日 13:38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王宇

娄晓琪
               娄晓琪   图片由本人提供

  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22日电 题:娄晓琪:杜甫成世界文化领域广泛传播的一个中国品牌

  作者 王宇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精妙绝伦的诗歌创作和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2020年,BBC推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在海外引发了一阵“杜甫热”。为什么杜甫可以成为对外输出的文化品牌?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在河南巩义第八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即将举办之际,本网就这一主题对《文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娄晓琪博士进行了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网河南:作为文化专家,从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您怎么看待杜甫的国际影响力?

  娄晓琪:文明交流是指存在于那些对于社会文明发展能够发生不同社会作用的不同社会主体,即不同社会文明群体之间平等、友好并以客观公正态度来从事双方主体或多方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过程。这是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主流。文明互鉴表现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相互借鉴与融合。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杜甫作为中国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伟大特质已经超出了文学史的有限范畴。英国历史学家兼作家迈克尔·伍德曾表示,他拍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原因主要在于,杜甫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太重要,而西方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现实是,这部纪录片最终在西方引起了相当积极的影响,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之前所不知道的中国文化,了解了中国古老的诗歌传统,并产生了共鸣,消弭了偏见与隔阂,这就是文化之间对话交流的重要意义。

  中新网河南:从杜甫身上,您如何看待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特质?

  娄晓琪:在古代,中华民族是强调和睦、和谐、和平的中国,是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宽容厚道的中国,是怀有天下观念和博大精神的中国,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君子之国,这些精神在杜甫身上都有体现。

  杜甫飘零一世,命运多舛,唯独不变的就是“真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体现了诗人的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体现了诗人的诚。杜甫是一个实现了物质对精神的突破的人,他关注国家命运和民间疾苦,心在天下苍生,不在一己之痛痒,一己之悲欢。这就是中国人至今仍秉承的“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情怀。

  中新网河南:美籍汉学家宇文所安将杜甫与但丁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从文明交流的角度,您如何看杜甫诗歌的国际传播?

  娄晓琪:在中国历史上,“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记载4000多年前尧舜禹故事的《尚书》中,3000多年前“文明”概念出现在《周易》中,表示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这类事务的总体形态。civilization所指的“文明”源自于西方,原意是市民化或城邦化,近代开始广泛使用,含义是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民国初年,civilization经由日本传播至中国。这个词汇被翻译成“文明”,就是汲取于中国古籍,尤其是《易经》,意思是包括文化礼仪在内的人文精神照亮天下,比西方的原词更强调人文精神。

  杜甫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情怀,真是反映了民间疾苦,迈克尔·伍德把杜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宇文所安将杜甫与但丁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这说明杜甫的人文精神是被世界文明所认可的,已经在中华文明对外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代表人类文化价值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领域广泛传播的一个中国品牌。

  这也告诉我们,中国需要以文化自立的姿态承担起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使命,以文化自觉的行动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以文化自信的态度传播国外优秀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的重任,以中华文化品牌的推广搭建起文明对话和文明交融的桥梁。“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便是“文化自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典型表现。(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