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11日电 三维联动画好“同心圆”,五大行动打好“组合拳”,三方聚焦织密“同心网”……近年来,河南修武县委统战部以构建大统战格局为核心牵引,深化与县政协“同轴运转、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协同机制,聚焦思想引领、协商服务、人才汇聚三大主责,通过一系列精准举措织密“同心网”、激活“新动能”,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合力。
三维联动画好“同心圆”
修武县委统战部构建“活动+平台+联谊”三维联动模式,推动共识凝聚走深走实。
在主题教育引领上,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系列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实践感悟”双轮驱动模式,累计组织专题学习会15场、实地践学11次,覆盖统战成员、政协委员等群体1200余人次,实现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在平台载体建设上,打造“同心大讲堂”特色品牌,邀请专家学者、行业带头人开展政策解读、业务培训等宣讲活动25场,受众超800人次。针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集中的电商行业,特别邀请税务、市场监管部门专家开展“直播合规经营”专题宣讲。
在联谊联络深化上,建立“分层分类、常态长效”联谊机制,针对党外代表人士、民营企业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不同群体,开展“同心联谊”主题活动18次,覆盖各类统战对象560余人。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李利霞老师原本只是被动参与活动,在多次参加“校内校外教育发展恳谈会”后,主动牵头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志愿服务队,带动10余名教育界统战成员参与,成功将130余名像她这样的“工作对象”转化为支持县域发展的“同心力量”。
五大行动打好“组合拳”
围绕修武县“文旅领跑、工业赶超、以特兴农”三大战略,修武县委统战部联合县政协精准发力,实施五大行动为发展赋能。
在建言献策聚智方面,开展“我为发展献良策”“专题协商议事”等活动,累计征集各类意见建议103条,其中52条“金点子”被纳入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
在创新创造赋能方面,推出“千万众创易货计划”,搭建中小微企业物资置换线上线下平台,探索“播商+文旅+农产品”新路径,依托“天南海北修武人”信息库,推进人才“回巢”工程,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此外,还在政企协商纾困、民生协商解忧、宣传推介聚力方面进行联动,优化“服务民企直通车”机制,以“小协商”撬动“大民生”,提升修武美誉度。
三方聚焦织密“同心网”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修武县委统战部以人才建设为支撑,紧扣“党外代表人士、政协委员、专业人才”三大群体,织密人才汇聚“同心网”。
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上,落实“选、育、用、管”全链条培养机制,在235人的党外人才库中,38名优秀人士被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参政议政储备“主力军”。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秦福安,凭借专业提交的“基层医疗服务提升提案”推动县里新增3个乡镇医疗服务点,让群众看病更方便。
在政协委员队伍优化上,严把委员“入口关”,重点吸纳优秀统战成员进入政协队伍,目前全县政协党外委员占比达62.2%,充分凸显统战特色;同步开展“委员履职能力提升”行动,委员建言精准度和联系群众实效显著提升。
在专业人才队伍壮大上,建立覆盖科技创新、文旅文创、现代农业等8大领域的专业人才库,实现人才“进得来”“用得好”。
修武县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大统战格局是政协履职的“助推器”,政协平台是统战作用发挥的“主阵地”。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与县政协的协同联动,在思想引领上再下功夫、在服务大局上再出实招、在凝聚力量上再求突破,不断扩大团结面、凝聚向心力,为修武县高质量发展绘就最大“同心圆”。(杨大勇 吴利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