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大二附院介入科在余海彬副院长与许立国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完成院内首例“自膨式可载粒子胆道支架植入术”。这项创新技术通过一枚特殊的支架,同时实现胆道疏通与肿瘤局部放疗的双重疗效。该技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该院在胆管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领域再添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78岁的刘先生因黄疸、乏力等症状就诊,外院检查提示胆总管中远段梗阻,病理确诊为胆管腺癌。家属经多方咨询,找到郑大二附院介入科团队。接诊的该院医师结合患者病情,最终决定采用创伤及风险更小的可载粒子胆道支架植入术方案。
10月23日,该院医师在局部麻醉下为患者成功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胆道球囊扩张成形术+可载粒子胆道支架植入术”。支架展开后立即解除了胆道梗阻,使胆汁恢复通畅引流;同时,支架上搭载的放射性粒子将持续释放低能量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精准打击,有效抑制病灶进展。整个手术仅留下约3毫米的穿刺创口,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恢复良好。
据许立国介绍,可载粒子胆道支架不仅能快速解除胆道梗阻,其携带的放射性粒子还可持续作用于肿瘤组织,实现对病灶的局部控制。该技术为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晚期胆管癌患者提供了又一有效治疗选择。此次手术为该院首例,在省内亦处于领先水平。(程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