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出转诊请求到新生儿安全抵达,仅用3小时!”一名出生仅1天、因先天消化道畸形引发肠梗阻的新生儿,通过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下称省妇幼)与漯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漯河医院)的高效转诊机制,成功得到紧急救治并转危为安。这一“生死时速”的救援案例,正是省妇幼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守护妇女儿童健康的生动缩影。

在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战略指引下,作为全省妇幼保健机构的“领头羊”,省妇幼始终坚持以守护妇女儿童健康为己任,依托政策引导、机制创新与技术赋能,通过资源下沉、院地协同、共建共享等方式,为基层妇幼机构持续赋能,共同推动河南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锚定政策导向,构建全域协同医疗网
“要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这是省妇幼推进医联体建设的重要目标。国家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医改推进医联体建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明确要求以医联体为载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分级诊疗格局。省妇幼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将“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能力提升”作为主线,全力打通省级医疗资源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为确保帮扶实效,该院建立对口联系区域基层医院相关制度,院领导班子对口联系河南18个地市,全院行政协同开展对外合作联络,为帮扶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25年9月29日,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商丘医院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成为第21家同省妇幼合作共建的医疗机构。“政府主导、省级牵头、市县协同”的三方机制,并结合不同区域群众需求制定“一院一方案”推进基层能力建设,将“品牌、技术、人才”源源不断输送到基层。
在睢县,经省妇幼持续帮扶,睢县妇幼保健院从一家普通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跃升为省内第一梯队的县域妇幼保健院,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显著提升。2025年7月两院续签医联体合作协议,深化协同发展,为睢县及周边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在汝阳,省妇幼帮助汝阳县妇幼保健院老院区转型升级,打造县域儿童康复中心,为豫西部地区患儿提供优质的康复诊疗服务,帮助患儿重拾健康;在新蔡,“健康直通车”凌晨4点准时发车,打通百姓就诊“快速通道”,同时,省妇幼妇科、产科等多科室专家定点坐诊、带教,不仅为患者提供了高水平的诊疗服务,还为新蔡县妇幼保健院留下了“带不走的医疗队”;在中牟,中牟县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共享省妇幼医学影像检查设备,让结果更准确,让百姓更方便;在修武,省妇幼妇科主任赵书君每周二上午8点总会准时出现在修武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坐诊和手术指导,为豫北部地区女性患者带来精准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

从豫东到豫西,从豫南到豫北,省妇幼的医联体网络越织越密,优质医疗资源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注入基层,为提升全省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一院一方案”推动基层医疗从“能服务”到“服务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推进医联体建设过程中,省妇幼不仅注重资源下沉,更聚焦基层医疗业务能力提升。通过深入调研基层医院专科短板,创新“一院一方案”精准帮扶机制,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量身定制发展路径,推动基层医疗从“能服务”向“服务优”跨越。
邓州市妇幼保健院在出生缺陷及先天性心脏病方面技术薄弱,在省妇幼专家帮助下,当地医务人员早期筛查与初步干预能力显著提升;尉氏县妇幼保健院此前在生殖医学领域一片空白,省妇幼协助其开设不孕症门诊,引入技术设备并培养人才,填补了区域空白;开封祥符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手术基础薄弱,省妇幼专家团队驻点帮扶,宫腹腔镜手术水平大幅提高。“一院一方案”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基层医院的业务能力与妇女儿童专科疾病诊治能力。如今,越来越多患者选择在当地就医,而紧密医联体的快速转诊通道,更为危急重症患者筑起“生命防护网”,让妇女儿童健康更有“医靠”。
多维度赋能,破解基层医疗服务痛点
“在家门口就能看省级专家,太方便了!”这是汝阳县一位患者对省妇幼“名医下沉”服务的由衷称赞。为破解基层医疗资源短缺、技术薄弱等痛点,省妇幼从名医、技术、人才三个维度发力,为基层医疗发展注入“强心剂”。

在名医下沉方面,省妇幼在新疆哈密、伊犁、河南周口等地设立名医工作室,徐发林、管一春、赵书君等省级专家团队定期驻点,通过门诊带教、手术示范、病例研讨等方式,将精湛医术与先进诊疗理念传递给基层医生。近三年,专家团队完成多台疑难手术并开展专科培训,帮助基层医院“引专家、留技术、育人才”,实现门诊量与疑难病解决率双提升,真正做到“病人不动,专家移动”。
在技术赋能方面,省妇幼建成河南首个“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覆盖全省18个地市基层医院,集成远程培训、会诊、转诊功能。依托该平台,固始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生可以与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的专家进行实时会诊。屏幕上,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一目了然,专家根据这些数据,为患儿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这一场景,正是省妇幼保健院智慧医疗的生动实践。

在人才培育方面,省妇幼启动“双导师制”人才培养计划,由省妇幼专家与基层骨干“一对一”结对,重点培养妇科微创、儿童康复等紧缺人才;同时打造“启明高峰论坛”“妇幼医疗机构管理研究与培训中心”等特色品牌,邀请国内外专家分享前沿技术,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能力提升平台,锻造本土化专科队伍。
在对口支援方面,自2011年起,省妇幼累计向40家医疗机构(其中38家为妇幼保健院)派遣专家,覆盖8个地级市。共派驻妇科、产科、儿科等专业人员400余人次,总时长11.7万天;完成门急诊3.2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5万余人,开展专题讲座1600余次、指导手术3000余台、教学查房1100余次。

如今,省妇幼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成效显著: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诊疗水平持续提升,新蔡县妇幼保健院县域分娩量稳步增长,睢县妇幼保健院在医学影像领域诊断能力不断提升,洛宁县妇幼保健院中医科诊疗能力显著增强,尉氏县妇幼保健院不孕症诊疗水平显著提升,荥阳市妇幼保健院腹腔镜手术实现突破,延津县妇幼保健院疑难病例通过远程会诊高效制定救治方案,镇平县妇幼保健院和郏县妇幼保健院乳腺疾病诊治水平逐渐提高……在省妇幼的帮扶下,多家基层医院还新增儿童康复、产后康复、生殖医学等特色专科,填补当地医疗空白,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展望未来,省妇幼“1小时妇幼健康服务圈”的新蓝图已绘就。
“‘十五五’期间,我们要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有深度,基层能力提升更有力度。”省妇幼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计划用下一个五年,力争将紧密型医联体成员扩容至30家,在郑州市域内重点建设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1小时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圈”;加强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电子病历共享等智慧医疗工程,让基层群众享受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从“输血”到“造血”,从“帮扶”到“共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正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打造基层妇幼机构样板,持续带动全省妇幼健康事业发展,为全国医联体建设贡献“河南智慧”与“河南方案”,用实际行动守护千万妇女儿童的健康福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