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推广 > 正文 >

河南濮阳:电流浸润千年龙都

  • 2025年10月22日 16:15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河南濮阳,古称澶州,素有“中华龙都”之誉。近年来,这座因油而兴、因电而强的城市,正以电力为支撑,推动产业从“油城”向“绿城”转型,走出一条能源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濮阳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塑龙形图案,将中华龙文化溯源至六千年前。20世纪70年代,中原油田的开发带动了濮阳现代工业起步。如今,当地已培育出百亿级新型化工基地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降解材料等产业集群,实现从“一业独大”到“多业并举”的转型。

  在这一产业升级的宏大叙事中,电力保障扮演了“先行官”与“稳定器”的关键角色。国网濮阳供电公司自1984年成立以来,累计建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70余座,110 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超2100千米,形成“双核三环”供电网络。为服务产业发展,国网濮阳供电公司“电力网格员”与“一企一策”用电方案落地见效,服务保障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快速投产。强劲的电能驱动着生产线高速运转,2024年濮阳市工业用电量稳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达141亿千瓦时,铸就了城市发展的硬核脊梁。

  面对能源变革的时代命题,濮阳依托年有效光照超2200小时的资源优势,率先开启了从传统能源城市向新能源城市的战略转型。台前县盐碱荒滩上建起连片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满足20万户家庭用电。截至2025年9月,全市新能源装机占比超66%,稳居全省前列。濮阳域内建设完成26座统调新能源电站及1座独立储能电站,新能源发电量45.1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00万吨。

  电力赋能也推动了现代农业振兴。在全国文明村濮阳县西辛庄,5万平方米智慧西红柿基地利用大数据系统精准调控光温水肥,年产量达3500吨。黄河以北最大的优质西红柿产学研基地,南乐县烟之东村联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紧跟时代步伐,建设智能化育苗大棚、西红柿小镇果蔬交易中心,配套使用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和冷链仓储等设施,西红柿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从蚌塑龙形图到油龙腾跃,从“中华龙都”到绿电新城,濮阳的每一次跨越,都伴随着能源革命的脉动。后续,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将以可靠电能、绿色动能,为这座古都注入持久发展势能,书写着“厚重河南”的现代化注脚。(卢莎莎)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