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河南省濮阳市220千伏增业风电场顺利启动试运行,配套储能系统同步投运。这不仅标志着濮阳电网绿色能源比例进一步提升,也为长期承压的濮阳南部断面注入了新的电源支撑与调节能力,为后续优化电网结构、缓解区域供电紧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濮阳南部断面由六条骨干线路协同构成,作为区域电力输送的“咽喉枢纽”,其供电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濮阳南部县域民生用电与重点产业的生产保障。然而,随着近年来濮阳南部城镇化提速、商业及制造业集群发展,用电负荷呈阶梯式增长,电网安全运行风险不断上升。
在这一背景下,220千伏增业风电场的规划建设成为破解南部断面难题的“精准解”。项目选址于濮阳南部核心供电区域,从源头缩短电力输送距离、减少线损,其规划的200兆瓦风电装机容量,按年平均利用小时数2200小时计算,每年可提供约4.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满足2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在用电高峰时段,200兆瓦风电满发可补充该断面的负荷缺口,有效缓解线路过载压力,为迎峰度夏、冬季保供等关键期筑牢“电源堤坝”。
更关键的是,项目配套建设的102兆瓦/204兆瓦时储能装置,在风电出力不足时,可连续2小时以102兆瓦的功率向电网放电,精准填补负荷高峰缺口。当风电大发、用电负荷较低时,又能将多余电能储存起来,避免清洁能源浪费。这种“削峰填谷”的动态调节能力,恰好解决了南部断面负荷波动与传统调峰滞后的矛盾。储能系统还可在秒级响应调度指令,快速补充电力,比传统火电调峰速度快数倍,让电网运行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调节”。
增业风电场的落地为濮阳南部断面打造了“清洁电源支撑+灵活调节保障”的立体供电体系,契合“双碳”目标下绿色能源替代的趋势,推动了濮阳电网向“多点支撑、源网互补”的格局转型,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稳定、更清洁的能源支撑。(卢莎莎 闫照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