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推广 > 正文 >

秋分至 郑大三附院专家支招科学养生

  • 2025年09月23日 10:45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万物秋爽,恰如其分。”9月23日,随着秋分节气到来,人体也需顺应节气变化调整养护方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主任王亮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及中医防护五方面给出专业建议,指导大家科学养生。

  在饮食调理上,王亮建议遵循“阴平阳秘”原则,优先选择平和、滋润类食物,如梨、苹果、石榴、甘蔗、荸荠、莲藕、银耳、百合、芝麻、核桃等,助力滋阴润燥;同时可适当摄入山楂、葡萄、柚子、柠檬等酸味食物,顺应秋收之势以收敛肺气。需注意减少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发散食物的摄入,避免耗伤津液、加重秋燥,且切忌食用生冷食物。

  起居作息方面,应践行“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养生之道。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则能舒达阳气,帮助人体维持阴阳平衡。针对“秋冻”,王亮强调需把握“适度”原则,重点做好腹部、背部、脚部及关节的保暖工作,严防寒邪入侵引发不适。

  运动选择上,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平缓项目,避免开展运动量过大、易大量出汗的活动,防止阳气外泄、津液耗伤。此外,秋季多晒太阳也有助于身体养护,可适当增加户外日照时间。

  情志调节同样关键。王亮提醒,秋分时节易生肃杀之气,需保持安宁乐观的心态,避免“悲秋”情绪。建议多与亲友沟通交流,积极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主动培养乐观情绪,以平和心境应对节气变化。

  中医防护层面,重点做好“防凉燥、防感冒”。日常可通过按揉足三里穴、涌泉穴增强体质;还可尝试“叩齿咽津”法,即早晚各叩齿数次,随后用舌头搅动口腔,待津液满口后分次咽下,该方法有助于滋阴降火、润泽脏腑。(来源:郑大三附院 制作:刘思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