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医生,孩子喘不上气了。”9月17日,一位奶奶焦急地抱着三个月大的婴儿冲进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紫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厅。该中心导医台护士李艳琪闻声快速赶来查看情况。
通过检查,李艳琪发现婴儿面色青紫、四肢瘫软,结合婴儿奶奶讲述的婴儿刚喝过奶的情况,李艳琪快速判断出婴儿为痰液堵塞气道。随即,李艳琪抱起婴儿冲向电梯,一边开放气道,一边实施海姆立克法急救。在电梯运行的短短15秒内,随着“咔”的一声,奶块与痰液喷出,婴儿终于哭出了声。
出了电梯后,该中心业务院长金鑫对婴儿进行了二次气道清理并监测体征,确认婴儿脱离危险后,将其交到了奶奶手中。婴儿奶奶连连道谢:“多亏了家门口医院的急救,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无独有偶。一个月前,一位一岁女童在候诊区突然牙关紧闭、口唇发紫、意识丧失,家长惊慌呼救。值班护士第一时间发现异常,金鑫及全科医护人员迅速响应,组成临时急救小组,开放气道、海姆立克法冲击、胸外按压、高流量吸氧……一系列急救措施无缝衔接进行。3分钟后,女童发出一声微弱啼哭,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小手重新握住了母亲的手指。此时,120急救车抵达,将女童顺利转往上级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作为居民家门口的医院,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用专业技能做好居民健康保障,担负起居民健康守门人职责。”紫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张静静说。(李育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