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河南经济 > 正文 >

河南省管企业资产总额十年间增长了两倍多

  • 2022年09月21日 09:49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丹

  9月20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全面深化改革专场新闻发布会。

  国企改革

  河南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99.5%

  十八大以来,我省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之首,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省政府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孟连回答了记者提问。

  10年来,省管企业规模效益大幅倍增。截至2021年底,省管企业资产总额2.5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232%;利润总额263.4亿元、净利润183.2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38.5亿元、208.8亿元。省管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截至2021年底,省管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5.2%,净资产收益率3%,分别较2012年增长5.2、4.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0.8万元/人,较2012年增长114.6%。省管企业社会贡献度持续攀升。

  今年以来,省管企业累计上缴税金287.5亿元,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4.7亿元,煤炭企业保供电煤2596万吨,为电厂让利超30亿元。

  刘孟连介绍,国资国企坚持“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弯道超车晋升国家A级,截至目前,已完成任务的99.5%,省管企业盈利水平达到历史最好。

  刘孟连介绍,紧紧围绕国家和全省发展战略,推动国资布局战略性优化、国企专业化整合,在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打造“旗舰劲旅”企业,“截至目前,已完成14家企业重组、3家企业更名、3家企业退出。”

  “聚合效应”初步显现,河南交投集团管辖省内高速公路5592公里,占全省通车里程的77.5%;中豫港务集团累计开行中欧班列5000余班,成为枢纽经济发展“新引擎”;豫信电科集团招引超聚变项目上下游产业链落地,助推千亿级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省管企业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11个、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9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93%。

  事业单位改革

  为省科学院、省实验室等核定编制3300余名

  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事关现代化河南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布会上,省委编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胡彦宏介绍,目前,省直事业单位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市县层面的改革方案已经批复,相关改革任务正在稳步推进。

  据介绍,这次改革对事业单位从里到外进行了一次重塑性改革、整体性优化、系统性再造,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事”和“业”更加匹配。胡彦宏举例道,围绕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做强做大省农科院,新组建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龙门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等多家省实验室,对省直55个科研类事业单位进行整合设置,形成了布局合理、职能清晰、协同高效的科研院所体系。

  二是资源配置明显优化。坚持“减法”和“加法”并重,盘活用好沉淀的和低效配置的机构编制资源,把该减的坚决减下来,把该加强的大力加强上去。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事业编制精简46.9%,撤销了一批功能萎缩、职能弱化的事业单位以及“空壳单位”。市县层面正按照既定精简比例和限额管理的双控要求,稳步有序推进改革。同时,将腾出的编制资源向重大战略实施、民生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

  比如,为省科学院、省实验室等核定编制3300余名,根据需要增加了教育、医疗卫生、文物保护等领域相关单位编制数量。

  三是体制机制顺畅高效。通过撤并“小散项”、合并“同类项”、单设“必设项”,有效解决了省直事业单位存在的分散重复设置、职责交叉重叠等问题。

  四是动力活力充分迸发。把改革目标放到推动事业发展上来,赋予事业单位更大自主权。对转制为企业的单位,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整合盘活国有资产。

  营商环境

  河南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位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用脚投票。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数量突破900万户,是10年前的3倍多,位居全国第5位、中部六省第1位。

  据介绍,2012年以来,河南先后10次累计精简68.2%的省级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贯通省市县乡的一体化政务服务网全面建成,“三十五证合一”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目标,推动行政审批制度系统性重塑、政务服务整体性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70%以上、90%以上的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度上升到90%。

  科技创新

  去年河南财政科技支出是2012年的5倍

  发布会上,胡彦宏介绍,河南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谋划实施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以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

  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351.2亿元,是2012年的5倍;2012~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幅14%,2021年突破1000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2012年的1.05%上升至2021年的1.73%;今年前7个月技术合同成交额620.78亿元,同比增长145.6%,超过去年全年的成交额。数字变化的背后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加油助力。

  截至8月末,河南发放“科技贷”97.6亿元

  10年来,河南在推动地方金融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省金融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拴成表示,地方金融改革从完善组织体系到提升资产质量,从创新先行先试到典型经验推广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实施“引金入豫”工程。近年来,“金融豫军”快速崛起,目前,全省银行、证券、保险法人机构240家,在豫非法人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634家,初步形成了各业并举、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金融体系。

  深化城商行改革。2022年5月27日,新中原银行正式揭牌,标志着我省城商行改革重组顺利完成。重组后的中原银行资产规模超1.2万亿元,存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6300亿元,在全国城商行排名从第12位上升到第8位。

  推进农信社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修订完善省农信社改革方案,持续深化省市县三级农信社改革,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依法合规、分类指导”的原则,成熟一家、改制一家。截至2022年8月末,全省136家农信社,已完成改制106家,剩余30家正在积极推进。

  探索地方政策性科技金融。截至2022年8月末,全省科技贷累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1816家(次)、发放贷款97.6亿元。

  推动普惠金融改革。卢氏县在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实践中,先行先试,敢于创新,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体系、普惠授信体系、信用信息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改革经验,开辟了普惠金融在农村落地的有效路径。

  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先后推动建立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2012年至今,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64家。截至目前,全省境内外上市企业149家,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首发5家,迁址郑州1家,境外上市1家),境内过会待发企业8家,港股过会待发1家。年度新增上市企业数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