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0月28日电 (陈贵洋)如何有效守护员工的“钱袋子”,同时将政务服务送到员工身边,成为企业构筑“平安园区”的重要课题。近日,郑州富士康通过“政企协同”模式,在园区内掀起反诈普法学习热潮,并创新打造“厂门口”便民服务中心,为员工筑牢安全防线,实现服务“零距离”。
创新反诈宣传模式,织密员工财产“防护网”
“收获满满,学习到很多识破骗局的技巧,回去后要把这些案例分享给同事们,让他们也提高反诈意识,避免上当受骗!”在富士康郑州综保园区工作的员工高利强参加完反诈培训后感慨道。
10月28日,郑州航空港区公安分局民警走进郑州富士康园区,向近百名基层骨干开展反诈普法培训。派出所民警牛向东结合“网络投资”“冒充领导转账”“刷单返利陷阱”“网络交友”等高发诈骗类型,深入解析诈骗手法与话术,系统传授“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原则,并现场指导员工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
培训创新采用“骨干培训+传帮带”模式。参训的基层干部和员工代表现场表示,在回到车间、线体后,通过班前会、案例分享等形式,将反诈知识精准传递给更多同事。与此同时,园区同步开展线上答题活动,参与人次超十万,95%以上员工取得满分成绩,形成“学反诈、懂反诈、防反诈”的浓厚氛围。
“员工的安全是企业稳定的基石。”富士康郑州综保园区公共安全处副理岳芳英表示,将反诈宣传常态化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深化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我们致力于让骨干成为‘反诈明白人’,进而带动更多员工,形成群防群治的强大网络。”
政务服务进园区,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除了反诈宣传之外,园区内的“便民驿站”同样受到员工欢迎。这个约三十平方米的办事大厅,可办理驾驶证、身份证、港澳台通行证及出国护照等多项业务,成为员工身边的“政务服务窗口”。
36岁的产品质量工程师李雨近日在这里办理了港澳通行证。“下个月要去深圳出差,准备利用周末去香港旅游。在这里办证特别方便,不用跑远路。”李雨说。
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服务中心办理出入境业务,平均20分钟即可完成。仅驾驶证业务近半年就服务上千人,真正实现“让员工少跑腿、好办事”。
岳芳英介绍,该服务中心是政企联动建制的首家延伸至企业内部的综合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点,由郑州航空港区政法委牵头,联合多方共同筹建。除便民政务服务外,中心还设有公共法律服务室,由专业律师常驻值班,为员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数据显示,自2023年成立以来,该中心已直接服务员工及家属超1.9万人次。“以前办理这些业务,要跑到十多公里外的政务服务中心,得专门请半天假。现在在园区里就能办,半小时搞定,太省心了!”一位正在办理业务的员工表示。
政企协同见实效,打造园区治理新范式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背后,是政企协同机制的持续深化。据了解,郑州航空港区政法委联合多个部门,与企业建立了常态化联动机制,定期开展需求调研,精准对接员工最迫切的服务需求。
“从反诈宣传到政务服务,我们始终坚持‘员工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服务理念。”岳芳英表示,政企协同不仅体现在设施建设上,更体现在服务内容的持续创新。除了常规业务办理,中心还会根据员工需求,不定期开展专项服务活动,如社保政策解读、法律援助专场等。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政企协同、全员参与”的创新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和服务下沉,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一方面,政府服务前移,让员工在“厂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另一方面,企业主动作为,将安全管理融入日常运营,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治理新格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