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长垣以开发区改革助推县域经济成高原

  • 2022年08月29日 13:58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王宇

  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29日电 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长垣市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优化布局拓展空间、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以立标提质赋能增效,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长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入驻“四上”企业196家,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亿元,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8亿元,增长8.7%;利润总额13亿元,增长2.2%,税收收入14.5亿元。

  “我们根据开发区改革工作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规范开发区管理体制,突出管委会经济管理和企业服务职能,剥离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推行市场化开发运营,实施‘三化三制’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8月24日,长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对标“三化三制”改革要求,长垣市以整合、扩区、调规、改制为核心,按照“一县(市)一个省级开发区”和“留足空间、一区多园”的要求,将开发区、专业园区、乡镇创业园规范整合为长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74.55平方公里的“一区四片”空间格局。扩区后开发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建设,达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布局优化、集约节约、资源共享、协同共进的发展目标。

  早在2015年,长垣实施了产业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两套人马、分线负责的区镇(乡、办)套合管理体制,管委会主要负责规划实施、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等经济管理职能,相关社会事务管理统一交由相关职能部门和规划范围涉及的乡镇(街道)承担。开发区改革工作展开后,长垣新整合成立党政办、商务招商局、财税金融局、经济发展局、统计局、行政审批局,内设机构由9个减少为6个。并将放权赋能事项剥离社会管理权限后的136项经济管理权限全部赋予开发区。开发区行政审批部门与长垣市行政服务中心相关岗位交叉任职,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开发区窗口,集中办理相关审批事项,实现机构效能、运行效率、发展效益、职能效应、改革效果最大化。

  为进一步激活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长垣将开发区改革与做强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强化创新引领、龙头牵引、链条推动、数字赋能,加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与开发区发展相匹配的财税、创新、人才、营商环境等政策保障机制。发挥起重和医疗器械两个主导产业本土龙头企业优势,精心绘制产业链合作对接、产业用地供应、平台载体导引、项目落地流程“四张图谱”,围绕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行业顶尖专家团队、产业上下游客户开展“四个遍访”,推动形成龙头引领、梯队协同、链群互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同时以制造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为重点,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目前,长垣起重产业规模达370亿元,成为全国产业集聚度最高、链条最完善的起重装备制造基地。长垣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产业涵盖18大类300多个品种,覆盖全国60%以上医院,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的重要生产集散地。

  建强平台、铸造品牌是推动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开发区建立建强各类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开放服务平台,引进大院大所、知名高校科研资源合作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平台,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46个,人才引育平台10余个;高效运营国家桥架类及轻小型起重机械检验中心、北京起重机械运输设计研究院河南分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河南分中心等检验检测服务平台20余个;标准引领、品牌打造、提质增效,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设局联合开展质量提升活动,被认定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首批技术标准创新联盟;持续开展企业品牌创建帮扶和质量品牌测评、维护,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数量均居全省县(市)第1位,主导产业品牌形象不断提升,为开发区健康发展、助推县域经济成高原注入了强劲动能。(来源/长垣县委宣传部 作者/李俊彦)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