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武汉、郑州冲刺“国家级都市圈”,谁先撞线?

  • 2022年03月11日 07:47
  • 来源:第一财经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今年全国两会上,支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城市圈提档升级,成为住湖北、河南两个中部大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专家指出,“抱团成圈”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圈高效协同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既能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又能形成集创新转化轴、产业协作轴、设施联通轴为一体的城市圈科技创新带,构筑活跃增长极。

  争创科技创新中心

  当前我国已形成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3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等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加快形成多层次、体系化的区域创新格局。

  为此,河南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揭牌运行嵩山、神农种业、黄河等3家省实验室,推动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和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建设,加快复制推广中原龙子湖智慧岛双创载体,大力推动郑大、河大“双一流”和第二梯队建设,积极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今年全国两会上,河南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关于恳请国家支持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恳请国家支持河南依托郑州都市圈“1+8”市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探索以体制机制创新激活科学技术创新的有效路径,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成为重要人才中心。同时聚焦助力国家种业振兴,支持神农种业省级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

  同样,湖北代表团也以代表团名义提出支持在湖北布局建设“两个中心”的建议。湖北代表团认为,武汉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在枢纽地位、城市能级等方面形成了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包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凸显、科教资源得天独厚、已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等。可以说,武汉已具备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条件。

  为此,湖北代表团建议,支持在湖北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建议,将武汉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纳入全国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开展国家实验室、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更加完备的自主创新体系。

  “支持武汉加快优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武汉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牵头和参与实施国家集成电路、信息网络、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控机床、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能源环境、种业自主创新、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快产出重大原创成果。”马新强说。

  城市圈提档升级

  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之后,《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已于上个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拿到中部地区首张国家级都市圈发展的“入场券”。就在几天前,陕西省发改委官网也提到,《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履行完成国家层面相关审批流程,正在履行印发程序,近期将正式印发实施。

  如此一来,武汉城市圈和郑州都市圈晋级国家级都市圈的诉求显得更为迫切。今年全国两会上,湖北代表团提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的建议》,恳请尽快批复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大政策、项目、资源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支持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加强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对接,共同支撑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突出重大基础设施支撑,支持武汉至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洪湖等武汉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构建“多向放射、干支结合”的市域(郊)铁路网,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更好发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实现区域快联快通,加快建成更高水平“轨道上的都市圈”。

  河南代表团也以代表团名义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关于恳请国家支持郑州都市圈规划建设的建议》,恳请国家加强对《规划》编制的指导并予以批复实施,在中心城市空间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希望支持郑州优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创新管理机制,柔性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支持郑州都市圈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支持重大生产力在郑州都市圈布局,加大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生产基地在郑州都市圈布局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申建国家级开发区等。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认为,各个城市在不同产业上都有长处,将来在科技创新上有统一的规划和协同,一定比过去各自为战更具爆发性和成长性。以郑州都市圈为例,圈内各市可形成技术研发协同机制,统筹集中各地科研力量为各自的优势产业赋能,加快科技创新速度。同时,研发的科技成果还能向核心城市周边的县域辐射落地,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