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七七事变”85周年丨今天,我们这样纪念抗战

  • 2022年07月07日 08:55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漯河中州抗战纪念馆。漯河中州抗战纪念馆供图
漯河中州抗战纪念馆。漯河中州抗战纪念馆供图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故居。受访者供图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故居。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85年前的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铁骨铮铮的中原儿女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历史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今天,我们仍要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动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从伟大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

  □本报记者 周晓荷

  “彭雪枫爷爷是我永远的榜样。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都会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学本领,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7月4日,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察院小学四(六)班学生赵玮艺参观完展览后,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

  暑期来临,彭雪枫纪念馆迎来了一批批青少年参观者。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彭雪枫同志所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随着讲解员的讲解,彭雪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徐徐展开:1907年,出生于镇平;1938年,在确山竹沟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后任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书记等职;1944年,在指挥收复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37岁。

  如何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这段历史?纪念馆与学校展开深度合作。学校走进纪念馆举行祭奠英烈仪式、入队仪式,满满的仪式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爱国爱党的种子。纪念馆成为孩子们学习的“第二课堂”,举办的“党史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等互动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感,深化了他们对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的理解;还组建了彭雪枫精神宣讲团,打造红色教育系列课程,走进十余所学校开展“爱国红”宣传,在校园里形成了浓厚的红色氛围。

  “我们要传播好彭雪枫烈士为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转战千里、不惜付出生命的英雄故事,让广大青少年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斗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坚定他们的爱国情、强国志。”彭雪枫纪念馆馆长魏晓瑞说。

  对先烈最好的纪念是自强

  □本报记者 周青莎

  王曲乡北孔村位于沁阳市西北,家喻户晓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的故居就在这里。

  “纵身一跃惊天地,舍生取义照肝胆。”7月6日,宋学义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简欢欢指着宋学义故居墙上烈士的照片,向参观者讲起那壮烈的一幕。

  1941年9月25日,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马宝玉、宋学义、葛振林、胡福才、胡德林五位战士在与日寇激烈战斗后,纵身跳下悬崖,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抗日英雄赞歌。

  跳崖后,宋学义和葛振林幸运地活了下来。从部队转业后,宋学义辗转回到家乡,埋头当起了农民,直到组织上寻找到他,乡亲们才知道,原来这个“老八路”是个大英雄!宋学义一生简朴自律,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兴修水利,常年辛勤劳作,1971年去世时年仅53岁。

  宋学义故居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走到故居门口,都会被门头上挂着的6块“军属光荣”牌吸引。受宋学义的影响,他的8个子女中有6人参过军,孙辈一代有5位军人。他的二儿子宋福保说:“父亲从不把自己当英雄,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做人,任何时候也不能向组织伸手。”

  2015年9月3日,是宋福保终生难忘的日子。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由抗战老兵、英烈后代等组成的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宋福保作为抗战烈士子女之一,荣列其中,“我替父亲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激动万分!”

  如今,以宋学义名字命名的中学坐落在他的家乡。师生们说,对先烈最好的纪念是“吾辈当自强”。

  昔日受降亭 今朝大课堂

  □本报记者 徐东坡 本报通讯员 杨绍曾

  7月6日,漯河源汇区河上街古镇抗战受降纪念广场上人流如织,一座六方小亭备受关注,亭下立着四块碑,突出的一块上书“受降亭”三个大字。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爆发,中原儿女投入到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日本战败后,中国战区共划分16个受降点,漯河为其中之一。1945年9月20日,中国军队在漯河山陕会馆接受日军中将司令官鹰森孝率部投降,并举行受降签字仪式。

  为铭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漯河数万民众自发捐建受降亭,1945年12月,受降亭建成,漯河成为16个受降点中唯一建亭立碑地。

  遗憾的是,1947年,受降亭毁于战火,受降碑遗失。1982年7月,漯河市文化馆原副馆长陈国兴在受降亭原址附近偶然发现了受降碑主碑,后又找到大半块副碑,现藏于漯河中州抗战纪念馆,成为该馆镇馆之宝。

  “重建受降亭、重立受降碑成为漯河各界的共同心愿。”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史工作的漯河市政协一级调研员鲁锁印说。为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12年,漯河市在河上街古镇抗战受降纪念广场重建受降亭。以漯河受降建亭立碑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背景建立的漯河中州抗战纪念馆,成为反映中原儿女抗战进程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也是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漯河中州抗战纪念馆工作人员殷明娥介绍,目前,纪念馆、受降亭和纪念广场等已成为漯河市及周边最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前来参观的群众达10万人次。

  用藏品重温峥嵘岁月

  □本报记者 王斌

  从事收藏30余年,保有藏品10多万件,藏品类型涉及书籍、画报、报纸、布告、图片等,多为1921年至1949年间的红色主题藏品,杨翔飞因此被称为“红色收藏家”。7月6日,记者来到他位于郑州的家中,了解他的收藏故事。

  杨翔飞家的客厅中、书房里摆满了各类大小藏品,抗战主题藏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1937年的一张《东京日日新闻》报纸,记录了南京沦陷的史实,这些照片是日本当时的随军记者拍下的,后来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证。”杨翔飞小心翼翼地展示着一张有些泛黄的报纸。

  经过粗略估算,杨翔飞收藏的日军侵华史料有3万多件。为啥热衷于收藏与抗战有关的藏品?杨翔飞说,他多次去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当看到那些骇人的画面,他整个人都是颤抖的。因此,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收藏更多日军侵华的资料,用铁证告诉全世界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也让更多年轻人记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受过的屈辱与苦难。

  这些年,为了淘到更多藏品,杨翔飞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有时还会委托国外的朋友帮忙寻找。对于淘来的藏品,他视若珍宝,舍不得转卖,在捐赠方面却很慷慨。目前,他已无偿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河南博物院等单位捐赠档案文物1000多件。他还积极参与各种展览,藏品先后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单位展出。

  杨翔飞说,希望能将他的更多红色藏品在全国范围内免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益展览,让每一位中国人居安思危、铭记历史。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