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投稿邮箱:henannews@126.com

从黄河航向大海 河南人有望实现通江达海梦
  • 2021年04月09日 09:54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   “黄河通航,河南人有望实现通江达海梦!”前不久,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金良向公众透露,未来计划把从郑州到黄河入海口这段长达800多公里的河道建设成生态航道。

      黄河通航要具备什么条件?还有哪些难点有待攻克?未来经济效益如何?记者对该公司黄河下游复航项目技术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安催花进行了专访。

      21年不断流初具通航条件

      黄河航运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秦粟输晋,泛舟之役”的记载。

      清末民初,公路、铁路兴起,黄河水运逐渐衰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下游河道治理力度加大,航运能力有所提高,山东段最高年水运运量曾达120万吨,河南段年吞吐量也达数十万吨。

      然而,由于流域用水量增加、生态环境影响等原因,黄河在1972—1999年有22年发生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河道长达704公里,从黄河入海口一直上延至河南开封。

      “要想恢复航运,黄河在水量方面必须达到可通航条件。”安催花告诉记者,自1999年3月起,黄河水量统一调度,至2020年,黄河实现连续21年不断流,花园口站、夹河滩站、高村站等水文站常年的流量均超过250立方米每秒,相应流量下的水面宽为120—200米,水深达1.0—2.5米,为下游复航提供基本通航保障。

      小浪底水库的建立,对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避免黄河断流发挥了关键作用。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导致黄河下游不断淤积抬高。小浪底水库运行以后,通过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截至2019年汛前黄河下游共冲刷泥沙30.17亿吨,河道淤积抬升的趋势得到遏制,下游最小平滩流量已达到4300立方米每秒,适宜的中水河槽规模已初步形成,河槽形态也正在向有利于通航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小浪底水库建成后下游凌情也大幅减轻,山东菏泽高村水文站以上河段常年不封冻,这也为黄河下游复航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未来,随着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工程建设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下游通航流量将进一步提高,通航的基本条件将进一步得到保障。”安催花介绍。

      道阻且长难点仍需攻克

      黄河不断流虽然为通航提供基本条件,但安催花坦言,沿黄河航向大海梦想的实现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目前,航道待疏浚、涉水工程碍航等是制约下游生态航道建设的关键问题。

      据介绍,黄河下游存在“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发育,防洪形势严峻,生态系统脆弱。

      “通过河槽疏浚消除二级悬河,既是黄河生态治理所需,又可满足通航需求。”安催花介绍。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黄河下游河道断面存在V形和U形断面两种形态。在相同流量条件下,V形断面疏浚后,有利于提高排洪输沙效果,U形断面则有利于保障通航安全。综合考虑,专家建议对中水河槽进行疏浚,采用V形断面;对枯水河槽疏浚采用U形断面。另外,疏浚航道时,将泥沙输送至滩区改造良田,通过泥沙综合利用,可实现生态航道的长期运营。

      碍航建筑物生态改造方面,对跨径不足的桥梁,如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跨径只有30米,年久失修,桥面通行能力差,已失去原有基本功能,应予以拆除。对不满足通航净空要求但仍发挥重要通行功能的桥梁,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其提升改造,并适当增加桥面及桥下的绿化工程,打造生态廊道,以降低修筑桥梁对野生动物带来危害。

      未来,随着水库水沙调节的作用发挥和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建设,通过河槽生态疏浚、碍航建筑物生态改造等,从桃花峪开始至黄河入海口,一条长约800公里、航道标准达到整体Ⅳ级局部Ⅲ级的生态航道有望建成。

      复兴航运千帆竞发达江海

      提起河南交通,首先会想到令人自豪的“铁公机”:米字形高铁、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一派繁荣的郑州航空港区。作为内陆省份的河南,在多式联运的交通体系中,唯有航运成为“短板”。

      黄河的河南段不通航,阻碍了河南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河南资源丰富、农业发达,而黄河横贯河南全省,内河航运在矿产、粮食等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上具有明显优势,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比拟。“途中耗时并不是首要因素,水运有运量大、运费低的优势,运输大宗物资的首选就是水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短板也是行业发展的增长点,安催花认为,黄河复航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联合相关行业部门,多方面聚集资金和技术力量,共同推进黄河复航和生态航道建设。

      在码头建设方面,安催花认为,一方面要综合考虑沿黄城市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货运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环境制约因素,码头选址原则上应避开国家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等地,避免对珍稀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黄河下游还有丰富的旅游景观,适合开发水上观光旅游。“沿黄城市应规划为一级航运城市及二级航运城市。一级航运城市设观光、货运两类码头,二级航运城市主要考虑规划观光码头,在满足下游货运需求的同时,实现全线大河水上观光。”安催花说。

      目前,下游初步规划郑州市、济南市等12个一级航运城市,洛阳市、聊城市等15个二级航运城市,货运码头12个,旅游观光码头27个。届时,可以坐上游船,遍览大河的雄奇壮美,实现河南人通江达海的梦想。

      复兴黄河航运,将朝着“星辰大海”的征程扬帆起航。“利用黄河丰富的水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研究黄河下游复航的生态建设方案,对完善河南、山东两省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安催花说。(记者 曾鸣)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